在 Meta(META.US) 首屆 LlamaCon 開發者大會上,Meta 執行長馬克 · 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與微軟 (MSFT.US) 執行長薩蒂亞 · 納德拉(Satya Nadella)罕見同台對談,聚焦生成式 AI 與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s)的未來發展與深遠影響。
兩位科技巨頭一致認為,AI 正快速演化為下一波關鍵科技平台,將從根本上改變人類與科技的互動方式,並帶動全球產業與工作模式的全面升級。
AI 進入「深度應用」時代:多模型協作將成主流
納德拉指出,生成式 AI 正從單一模型應用邁向「深度應用」(deep applications),也就是多個大型語言模型之間的協同合作,能夠自動分工處理複雜任務。他將此變革比喻為與雲端運算、行動網路同等規模的技術轉型。
這種架構不只是回答問題或生成文字,而是由 AI 代理(Agents)各司其職,透過明確的流程與 API 溝通完成整體任務。這不僅將重新定義軟體的架構,也會改變使用者與系統的互動方式。
納德拉強調,當技術的能力與成本曲線同步下降時,企業對 AI 的採用率將迅速上升,開啟全新的商業模式與軟體經濟生態。
工程師將領導 AI「智慧小隊」:人機協作成為新常態
祖克柏預測,隨著 AI 能力持續提升,到了 2026 年,AI 將能協助完成超過 50% 的應用程式開發工作。他更提出一種全新的工作模式:未來的工程師將不只是撰寫程式的人,而是負責指揮一支由多個 AI 模型組成的「智慧小隊」。
這些 AI 代理將專責不同任務,例如前端設計、後端邏輯、測試與除錯等,工程師則作為總指揮者協調整體開發流程。
這樣的協作模式不僅大幅提高開發效率,也將徹底改變團隊分工的概念,為工程教育與軟體產業帶來根本轉變。
開源與閉源模型並行發展,打造多元 AI 生態系
在談及 AI 模型的開發路線時,納德拉與祖克柏則都強調「開源與閉源並行」的重要性,指出隨著企業對 AI 部署的彈性、安全與可控性要求日增,開源模型不僅能促進創新,還能為使用者提供更高自由度的自訂能力。
納德拉指出,微軟的 Azure 平台正致力於打造世界級 AI 基礎設施,結合運算資源、儲存空間與 AI 加速器,讓開發者與企業用戶能夠自由選擇最合適的模型,無論是開源的 Meta Llama 系列,還是微軟與 OpenAI 合作的商用模型,皆可無縫整合於工作流程之中。
AI 重塑企業生產力:程式碼生成與錯誤修復自動化
AI 已逐漸成為企業開發流程中的生產力引擎。納德拉透露,目前微軟內部已有多達 20% 至 30% 的程式碼由 AI 生成,主要集中在 Python 與 C# 等高使用率語言。
透過 GitHub Copilot 與 SWE Agent 等工具,開發人員能快速完成重複性程式設計任務,並加快測試與錯誤修復流程。
這不僅提高軟體交付速度,也釋放開發者的創造力,讓他們能專注於解決更具策略性或創新性的挑戰。
祖克柏也補充指出,Meta 預估在未來幾年內,AI 協助的程式開發比例可能將超過一半,對整個產業的效率提升與人才培育模式將帶來巨大衝擊。
AI 擴展應用場景:助力銷售、客服與內容創作
生成式 AI 的影響早已不局限於軟體工程領域。納德拉與祖克柏皆強調,知識型工作者同樣可從 AI 中獲得巨大效益。以業務、客服與行銷等部門為例,AI 可即時整合內外部資料,幫助銷售人員製作個人化簡報、客服人員快速回應用戶問題,甚至讓內容創作者更有效率地撰寫報告或企劃。
這種轉變代表數位工作流程將從「事前準備」模式,進化為「即時應對」機制,企業將擁有更快的決策週期與更高的反應能力。
在 AI 代理持續進化的背景下,組織內部的知識傳遞方式與流程設計也將被重新定義。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