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散彈亂射,全球貿易局勢愈發緊張,美股也經歷了大幅動盪。為此,摩根士丹利為投資人提出 5 點明確建議。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師威爾森 (Mike Wilson) 在本周報告中表示,雖然美股面臨不確定性,但投資人不應該離開美股。
他分析了投資人具體應該在哪些領域投資輪動,以更能免受全球貿易風險的影響。
1. 選擇大型股而不是小型股
威爾森表示,與小型股相比,大型股提供更好的定價能力和營運效率。此外,在經濟周期後段,大型股通常比小型股更具防禦性。
他表示,「小型股對經濟和利率的敏感度更高。」「由於宏觀經濟背景放緩,聯準會按兵不動,後端利率居高不下,大型股應該會繼續表現相對出色。」
2. 把消費必需品換成醫療保健股
醫療保健類股相對於標普 500 指數的折價幅度很大,相對於日常消費品類股的折價幅度更大。這意味著,對於尋求防禦的投資人來說,醫療保健類股更有價值。
此外,投資人通常認為醫療保健股具有防禦性,因為即使經濟進入衰退,人們通常也會繼續在醫療保健方面花錢。
威爾森特別提到,在醫療保健產業中,生技產業看起來風險特別低。
另一方面,由於估值偏高,消費必需品股可能無法為投資人提供他們所尋求的保護。他說,「除了估值更高外,消費性股票也更容易受到消費放緩的影響,其定價能力普遍有限且獲利率較低。」
3. 購買工業股而不是非必需消費品
對於尋求周期性投資的投資人來說,工業股是比非必需消費品更好的選擇。這是因為工業公司通常比非必需品公司擁有更強的定價權,而後者則受市場消費健康狀況的支配。
此外,在當前美國針對中國徵收高額關稅的背景下,工業股受到的直接影響較小,而且大多受益於美加墨協議 (USMCA) 下對墨西哥的關稅豁免。
威爾森表示:「而且,工業股在結構性上受到基礎設施建設的影響,而這似乎是本屆政府的政策重點。」
4. 注重優質股
摩根士丹利表示,當經濟周期老化、經濟成長放緩時,投資人應該循「品質曲線」往上走。這意味著更偏好於債務水準低、營運效率高、獲利和利潤率狀況穩定的優質公司。
威爾森認為,在經濟周期放緩、聯準會不降息的情況下,情況尤其如此,「在周期後段,保持高品質曲線是值得的。」
5. 堅持美股
雖然要求轉向國際市場的呼聲越來越高,但威爾森認為,現在不是放棄美股的時候,尤其是不應放棄標普 500 指數中的大型股。
他認為,與海外市場相比,美股的品質更高,「在當前背景下,市場和標普 500 指數的高品質類股往往表現相對較好。」且隨著全球不確定性上升,美股久經考驗的穩定性可能仍能提供最佳的相對回報。
具體來說,威爾森認為,現在是高品質成長股得到回報的時候:「在這方面,美國大型股指數表現積極,質量推升權重,獲利成長波動性更低。」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