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 (TSLA.US) 正經歷銷量大幅下滑之際,《華爾街日報》稱馬斯克不再關心汽車,已將心力轉向自動駕駛計程車和人形機器人。
報導指出,特斯拉第二季全球汽車銷量年減 13.5%,第一季也下降 13%,陷入最嚴重的銷售困境之一。新車型的匱乏加劇銷售壓力,再加上內部高層動盪,外部面臨許多挑戰,特斯拉似乎已經「陷入了混亂」。
同一時間,從通用汽車 (GM.US) 到中國比亞迪等競爭對手,紛紛推出高科技汽車,搶佔市占率。而美國國會正準備取消電動車的稅收抵免政策,也將促使消費者轉向購買傳統汽車。
近期數據顯示,特斯拉的汽車業務正面臨多重壓力。在過去五年中,除了話題性十足但銷量未達預期的 Cybertruck 外,公司並未推出任何全新的大眾市場車型。先前備受期待的 2.5 萬美元平價車型(俗稱 Model 2)開發計畫已被擱置,馬斯克轉而將資源集中在無方向盤和踏板的 Cybercab 計畫上。
為應對銷售放緩,特斯拉目前的策略似乎更側重於降低現有車型的價格,而非推出新品。公司車輛工程副總裁 Lars Moravy 在 4 月份曾表示:「每月付款是我們汽車最大的差異化因素。」
與此同時,整體市場環境也對特斯拉構成挑戰。根據 Cox Automotive 的估計,美國第二季電動車的總體銷量下降了約 7%。福特、現代和起亞等競爭對手均報告電動車銷量下滑。在此背景下,分析師預期特斯拉將在 7 月 23 日公布的第二季財報中,銷售額將下降約 10%,利潤則可能下降近 20%。
現實與承諾的鴻溝 導致估值分岐
不過,馬斯克對此老神在在,今年 4 月對投資者表示,「我鼓勵人們不要只顧眼前道路上的顛簸和坑漥,而要仰望山上那座閃閃發光的城堡。」在馬斯克的眼中,那座「山上的城堡」,就是自動駕駛出租車和人形機器人。
儘管特斯拉 2024 年約 1,000 億美元的收入中有四分之三來自汽車銷售,但馬斯克一直告訴投資人,他已將重點轉向透過自動駕駛汽車和機器人來改造公司。
馬斯克預計,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有朝一日可能為特斯拉增加 5 至 10 兆美元的市值,並預測到 2026 年底,美國道路上將有數十萬輛特斯拉汽車實現完全自動駕駛。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 Adam Jonas 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大多數投資者對特斯拉核心汽車業務的估值僅在每股 50 至 100 美元之間,遠低於其約 300 美元的實際股價。這意味著,投資人購買特斯拉股票,更多是為其未來的可能性買單,而非當前的獲利能力。
此外,公司內部的人事動盪,包括近期幾位高層主管的離職,以及馬斯克個人在政治領域的活動,都為特斯拉的品牌和策略執行增添了不確定性。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