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15 日) 在 Truth Social 連發兩則貼文,疾呼聯準會 (Fed) 應立刻降息 3 個百分點,稱通膨「非常低」,每年可為政府省下一兆美元。他強調「現在就是降息的時候」,對 Fed 政策再度施壓。稍早公布的 6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報告顯示,核心通膨連續第五個月低於預期,強化市場對降息的預期,但 Fed 官員多數仍傾向按兵不動。
川普一再強調通膨已無大礙,批評 Fed 按兵不動將拖累經濟成長與預算節省。他的發言延續近期對 Fed 貨幣政策的猛烈批評,並呼應市場對 9 月可能降息的預期升溫。外界也留意,Fed 是否會在川普施壓與通膨趨緩的情勢下調整政策立場。
儘管核心通膨持續低於預期,但關稅效應尚未完全顯現,Fed 態度仍偏謹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稍早受訪時甚至表示,希望 Fed 主席鮑爾能在 2026 年任期屆滿時就「乾脆的離開」,進一步凸顯政府部門對現行政策遲遲未轉向的不耐。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 (BLS) 公布數據,6 月核心 CPI 月增 0.2%、年增 2.9%,雖較 5 月的 2.8% 略為上升,但均低於市場預期。整體 CPI 年增率則從 5 月的 2.4% 升至 2.7%,創 2 月以來新高,略高於預期的 2.6%,主因能源價格反彈,其中汽油價格單月漲幅達 1%。報告顯示核心商品價格中,若剔除新車與二手車項目,月增幅達 0.55%,創 2021 年底以來最大,反映進口商品開始受關稅影響。不過車價連兩月下滑,加上旅宿與機票價格下降,仍對通膨構成壓力。
市場普遍預期,川普祭出的新一輪高額關稅將於 8 月上路,涵蓋墨西哥、日本、歐盟等地進口商品,第三季通膨可能進一步上升。但分析師認為 6 月數據尚未充分反映關稅影響,目前仍是「一熱一冷」格局,無法成為政策轉向的關鍵依據。
雖然核心通膨未失控,不過另一項被 Fed 重視的「超核心 CPI」(扣除住房與能源的服務價格) 年增率升至 3.34%,為 2 月以來新高,顯示服務類通膨仍具黏性。與此同時,實質薪資成長也同步放緩,6 月平均時薪年增僅 1%,為近一年半來最低,反映消費者購買力逐步受壓。
根據芝商所 FedWatch 工具,儘管預料 Fed 在 7 月會議維持利率不變,市場對 9 月轉向降息的押注持續升溫,利率期貨隱含降息機率達六成。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