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知名投資機構 Bernstein 周二 (16 日) 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深入剖析 AI 技術發展趨勢及其帶來的深遠影響。
Bernstein 預估,到 2030 年,無比龐大的 AI 推理系統將催生上兆美元等級的「超級藍海」市場,這為聚焦於 IT 硬體與消費電子的大型科技公司帶來長期利多。
近期,全球雲端運算巨頭甲骨文公佈遠超市場預期的 4550 億美元合約,全球 AI ASIC 晶片「超級霸主」博通上周也公布強勁業績與未來展望,這兩大事件大幅強化 AI GPU、ASIC 以及 HBM 等 AI 算力基礎設施類股的「長期牛市敘事」。
生成式 AI 應用與 AI 智能體所主導的推理端帶來的 AI 算力需求堪稱「星辰大海」,有望推動 AI 算力基礎設施市場持續呈指數級成長。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認為,AI 推理系統是輝達未來營收的最大規模來源。他預測,2030 年前,AI 基礎設施支出將達到 3 兆至 4 兆美元,計畫規模和範圍將為輝達帶來重大的長期成長機會。
華爾街投資巨鱷 Loop Capital 及 Wedbush 認為,以 AI 算力硬體為核心的全球 AI 基礎設施投資浪潮遠未完結,現在僅是開端。在前所未有的「AI 算力需求風暴」推動之下,這一輪 AI 投資浪潮規模可望高達 2 兆美元。
自上周四 (11 日) 以來,蘋果股價表現亮眼,期間漲幅超 5%,收復 9 月初跌幅。根據高盛追蹤的 Apple.com 預購數據顯示,在全球範圍內,iPhone 17 所有機型的交貨時間都比前代產品更長,凸顯 iPhone 17 雖在發布會後被一些用戶吐槽無亮點,但是在 AI 與性能升級換代驅動下預購需求非常強勁,其中標準版和 Pro Max 機型增加最多。
中國市場表現特別突出,交貨時間平均增加了 17 天,等待期達到 27 天。蘋果執行長庫克近期為 iPhone 的持久強勁影響力辯護,稱即便出現互補性的智慧化電子設備,iPhone 在即將全面開啟的 AI 時代仍將是人們生活的最核心。
Bernstein 分析師團隊認為,雖然市場對 AI 泡沫的短期擔憂仍然存在,但 IT 硬體與消費電子在長期層面仍有顯著上行空間。在 2030 年基準預測情境中,該機構保守將企業側推理成本規模定在大約 1.3 兆美元,意味著 2025 至 2030 年期間的預期年複合成長率約 67%,認為模型持續改善與更新迭代是關鍵的領先指標,並提醒超大規模資本開支可能是落後指標。
除了對長期前景持正面態度外,Bernstein 還認為近期 AI 榮景相關早期跡象仍然健康,總體上對該主題仍持正面看法。
Bernstein 還點名蘋果是「AI 推理革命的最佳入口之一」,是 AI 佈局最優、最有望受益的科技巨頭之一,但若蘋果執行不力,風險也最大。蘋果生態的活躍設備已達 23.5 億,一旦在系統層整合推理能力,開發者可以「即插即用」觸達海量終端用戶,這是「人工智慧入口」的核心工程優勢。
蘋果 AI 應用工具 Apple Intelligence 被設計為優先本地運行,必要時才通過 Private Cloud Compute(PCC) 調用更大的模型,並把蘋果的終端安全模型「搬到雲上」,提供可驗證透明性與最小數據駐留,對構建敏感場景極具吸引力。
此外,Bernstein 也點名戴爾科技 (DELL.US) 與慧與 (HPE.US) ,認為兩者有望成為 AI 投資主題的長期受益者,因 AI 伺服器出貨量大幅擴張應推動「顯著」的獲利和自由現金流大幅成長。
不過,該機構對超微電腦持較為謹慎的看法,認為該公司面臨「執行層面挑戰與估值擔憂」。戴爾與輝達有多年密切合作關係,使用最新的輝達 GPU 以及集成全套 CUDA 加速工具,為全球企業佈局 AI 技術的 AI 訓練 / 推理工作負載提供強大的 GPU 加速能力,確保硬體和軟體最佳整合和性能優化的最優先級。
戴爾與超微電腦 (SMCI.US) 近期都在不斷加大產能製造搭載輝達最新版本 AI GPU 的伺服器集群,以滿足生成式 AI 應用軟體對龐大資料處理能力和硬體端 AI 算力資源的需求。
Bernstein 分析師團隊還指出,天量層級的 AI 推理端算力需求催生了資料儲存需求長期激增,希捷科技 (STX.US) 與 SanDisk Corp(SNDK.US) 有望被市場視為最大程度受益於儲存需求激增的儲存產品提供者。
隨著 AI 智能體等突破式 AI 應用工具滲透至全球各行各業帶來天量級「AI 推理端算力需求」,AI 晶片、HBM 儲存系統、企業級 SSD 以及高性能網路與電力設備等 AI 算力基礎設施領域需求前景廣闊。
企業對提高效率和降低營運成本的需求,大力推動了生成式 AI 應用與 AI 智能體的廣泛應用。Bernstein 分析師團隊預估,資料中心儲存將以約 23% 的年複合成長率持續成長至 2030 年,HDD 和 NAND 廠商均將大幅受益於 AI 推理帶來的持續激增儲存需求。
最後,Bernstein 也對量子運算革命發表獨家看法,並稱美國老牌科技巨頭 IBM 可能最終成為量子運算領域的產業領袖。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