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国家标准《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征求意见稿)发布,与前期指标相比,将三氯氢硅法多晶硅1级(先进值)/2级(新建或改扩建)/3级(现有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调至5/5.5/6.4kgce/kg,新增硅烷流化床法能耗指标1级/2级/3级能耗标准3.6/4.0/5.0kgce/kg。三氯氢硅法较前期标准7.5/8.5/10.5显著下调,较7月24日光伏行业协会在大同召开的光伏行业供应链发展研讨会上拟修订的5/6/7.5,9月11日硅业分会在包头召开的中国硅业大会上拟修订的5.5/6/6.5更为严格,指标制定超出市场预期。
继续看好光伏中长期投资机会。行业反内卷继续稳步推进,光伏作为此轮重点治理行业,预计政策决心较强,盈利和现金流压力下企业改变意愿强。积极信号不断出现,同时储能需求超预期改善,增强行业和市场信心。股价和估值仍在低位,继续看好行业中长期投资机会。
光伏ETF基金紧密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开盘涨超0.4%,冲击3连涨。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从主营业务涉及光伏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上市公司证券中,选取不超过50只最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光伏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29日,中证光伏产业指数(931151)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阳光电源(300274)、隆基绿能(601012)、TCL科技(000100)、特变电工(600089)、通威股份(600438)、正泰电器(601877)、捷佳伟创(300724)、TCL中环(002129)、罗博特科(300757)、晶澳科技(002459),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14%。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有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