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港通訊> 上海期貨交易所公布進一步向境外投資者和經紀商開放境內期貨市場的業務規則國際化草案,這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努力的一部分。
到目前為止,中國是全球最大工業金屬消費國,但大部分交易以海外指標定價。長期以來,上期所一直在制定計劃,欲打造全球影響力,挑戰競爭對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主導地位。
上期所就業務規則國際化改造的情況說明顯示,上期所擬對現行34項第二層級業務規則進行系統性國際化改造,全面引入境外特殊參與者、境外中介機構和境外客戶(統稱境外參與者)全流程參與境內期貨市場.著力構建一套與上期所平台國際化相適應的安全、規範、透明、開放、可預期的制度體系。
上期所表示,業務規則國際化改造總體思路為,一是實現上期所平台國際化,全面引入境外參與者,打通境外參與者參與期貨交易全流程;二是助力提升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實行人民幣計價,外匯作為保證金等制度;三是探索中國特色期貨監管制度和業務模式,完善交割制度,為未來上期所品種國際化提供可借鑑可複製經驗。
磐石金融(BANDS Financial)首席執行官 Tiger Shi 說:「這一公告基本上是對整個上期所開放的憲法性變革,從現在起,境外投資者進入上期所所有產品的通道正在加快」。
同時,上期所正在考慮的調整包括允許境外經紀商和其他交易商直接進入交易所,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通過境內中介機構。還將允許參與者以美元等外滙繳納保證金。
上期所就涉及氧化鋁、鎳和陰極銅等18種產品的期貨業務規則國際化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徵詢期截至6月4日。 (BC)
#上海期交所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滙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