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發表報告表示,上周一(12日)中美雙方發布《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關稅下調幅度超預期,情緒提振帶動港股市場整體反彈。不過隨著利好情緒逐步消化,大市近日重回震蕩。此次關稅調降對中美市場情緒和基本面起到明顯緩和作用,市場情緒迅速修復。從關稅超預期抬升,到關稅超預期調降, 市場漲跌始終受情緒主導。例如,上周恒生指數上漲2.1%,風險溢價回落貢獻2.3%是絕對主導。對比之下,盈利小幅貢獻0.5%,無風險利率走高反而拖累。
當前情緒已基本修復,恒生指數的風險溢價降至6.1%,甚至低於「對等關稅」前的6.4%,這一水平已經與去年10月市場高點對應的水平相當。實際上,在關稅降級之前,市場已經基本修復了「對等關稅」宣布後的跌幅,再加上風險溢價回到去年情緒高點的水平,也就不難解釋為何市場在關稅「降級」後的反應反而一般了。此外,AH溢價也回到了135%(前期低點為130%左右),為近五年均值以下1倍標準差;賣空成交佔比(13.2%)和相對強弱指數RSI(59.8)則處於平均水平。因此,在計入了較強的預期後,市場短期內或難以在情緒層面找到更多支撐,後續行情取決於能否在關稅、宏觀整體和個股基本面上找到更多支撐,而這些恰恰短期都不明顯。
相關內容《大行》交銀國際:內外形勢迎積極改善 港股迎正面催化 建議聚焦三條主線
該行指,4月中旬以來,南向流入明顯放緩,近期甚至轉為淨流出。上周南向資金轉為流出86.9億港元(對比前一周流入72.7億港元),創2024年2月初以來最大單周流出,日均流出17.4億港元。5月至今流出14.2億港元,也是2023年6月以來首次月度流出。其中,上周一淨流出185.3億港元,為2021年2月以來最大單日流出。個股層面,增持最多為建設銀行(00939.HK) -0.070 (-1.012%) 沽空 $3.25億; 比率 14.848% 、中國銀行(03988.HK) -0.030 (-0.642%) 沽空 $3.03億; 比率 26.568% 與招商銀行(03968.HK) -0.500 (-1.018%) 沽空 $2.71億; 比率 22.509% 等,但減持騰訊(00700.HK) +6.000 (+1.181%) 沽空 $13.65億; 比率 11.890% 、小米(01810.HK) +1.350 (+2.647%) 沽空 $12.60億; 比率 11.354% 與中芯(00981.HK) +0.750 (+1.799%) 沽空 $1.10億; 比率 3.947% 等。
南向近期流入放緩甚至轉為流出的可能原因包括:1)市場情緒修復到位,部分投資者獲利回吐;2)此前強勁的流入反而有些亢奮和透支,尤其是過度強調「南向定價權」,且南向流入主力是個人和交易資金,易受情緒和市場本身影響;3)港股配售和IPO增加,市場擴容短期抑制投資者情緒。截至當前港股2025年配售規模達到1,235億港元,超過2024年全年的兩倍。
上述變化也印證了該行此前的分析。3月以來,南向資金成為港股資金面的主力,其中以交易和被動資金(個人)為主,但作為機構的公募與保險等的「子彈」可能並沒有想的那麼多。中金測算,後續年內相對確定的南向增量約為2,000億至3,000億港元,全年累計流入8,000億至10,000億港元左右。往前看,對於南向投資者,港股市場的長期配置價值依然存在,但短期有波動也屬正常。此外,主動權益公募持倉僅佔整體南向規模的9.6%,且如果依然被視為有alpha機會,也未必一定引發大幅調倉。
相關內容《大行》中金列出恒生科指成份股調整及權重變動與被動資金變化預測(表)
中金料港股短期或維持震蕩、甚至不排除回撤,建議低迷時積極介入,亢奮時適度獲利。該行測算:1)市場情緒修復至關稅影響前,盈利不下修但也暫時沒有科技板塊的提振,恒指重回23,000-24,000點。若進一步樂觀,假設情緒修復至2021年初高點時水平(意味著關稅有明顯進展、且科技敘事再度強化),盈利兌現4-5%增長(政策對沖+科技盈利部分兌現),對應恒生指數25,000-26,000點左右;2)市場情緒回到上一輪中美貿易摩擦高點,對應7.7%的風險溢價,不考慮盈利下修影響,對應恒指21,500點左右;3)市場情緒維持7.7%的風險溢價,盈利增速降至零增長(關稅談判不暢,且國內政策發力不及時),對應恒指20,500點左右。(wl/u)(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05-19 16:25。)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