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量聯行發表報告指,預計隨著高才通持有人數不斷上升,2023年至2027年間,每年將新增約12,000個租賃單位需求。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2022年至2024年間A類及B類單位的年均淨吸納量約為13,800個單位,反映高才通持有人及受養人將持續推動租賃市場,尤其利好A類及B類較小型單位的需求。
然而,高端人才的置業比例明顯偏低。調查發現,僅13%高才選擇在港置業。由於高才通計劃於2023年才正式實施,推行時間尚短,該數據可能具有滯後性,加上潛在買家或需更長時間累積儲蓄及克服跨境資金轉移的困難,方能落實置業決定。
相關內容隔夜shibor升4.1個基點 報1.408厘
仲量聯行研究部資深董事鍾楚如指,跨境資金轉移為長期阻礙內地買家在港置業的關鍵因素,建議政府放寬內地人才在港購置住宅物業的資金轉移限制,具體包括簡化審批流程,為已在港定居的合資格高才通內地專業人士設立快速配額機制,同時允許預先審批與物業購置掛鉤的資金轉移,以減少行政延誤。
該行亦建議設立分級投資門檻,根據買家背景設定階梯式資金轉移限額,例如A類高才通持有人可獲更高額度,同時優先支持一手市場交易,以配合本港住房供應目標。另外,可推行大灣區城市先導計劃,分階段測試資金轉移鬆綁政策,首階段允許資金來源為大灣區城市的買家,運用現有跨境金融協作框架進行操作。(ss/da)
AASTOCKS新聞